联系我们 / Contact us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

钢铁产业:去产能道路上的“阵痛”
2016-09-13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凌晨十二点半,在西峡的321国道上,除了往来的货车,已经很少有人在外面活动了。丁健骑着电动车慢慢地行驶在道路上。沿着国道往前走,无数巨大的炼钢炉耸立,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厂房错综排列,不时有机器的轰鸣声、钢轨撞击声发出,每天丁健就是伴随着这样的声音下班的。

  今年35岁的丁健出身于典型的“钢铁世家”,父亲是他所工作的钢铁厂的“元老”。“生产线24小时不停工,因此一线的生产工人基本是“四班倒”。我一般都是下午4点上班,夜里12点下班。”丁健对《中国产经新闻》记者说道。

  丁健所在岗位是炼铁的铸床,“整天和1500℃以上的铁水打交道,人工甩铁”。他每天在沸腾着的铁水罐旁干活,铁水犹如翻滚的岩浆,铁花不时向周围喷溅。炼钢,在所有的工种当中是最危险的一种,稍一闪神,火花就会砸出来,这样高危的工作性质,也让丁健深感自己身上责任重大,工作7年来,他时时提醒自己站好每一班岗。炼钢,早已在丁健心里烙下了印记。

       目前,“去产能、去库存、去杠杆、降成本、补短板”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,特别是钢铁行业。为此,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,明确提出钢铁化解产能的目标任务,从2016年开始,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-1.5亿吨,于是很多钢厂纷纷采取“去产能”措施,兼并重组,优化产业结构来提高资源利用率。

  丁健表示,自今年以来,厂里出了“职工内部休假及阶段性轮岗”的决定,“我上个月整整在家休息一个月,如果不是家里有个副食超市,靠我断断续续的工资,很难维持一家人的开支。我在想是不是应该转行做点别的了。”丁健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忧虑。

  钢铁行业去产能不仅牵涉企业的核心利益与长远发展,也关乎千万职工以及他们家庭的生计和命运。据统计,在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中,涉及到50万职工的分流安置。如果职工安置问题解决不善,这将给社会稳定造成较大隐患。虽然大部分企业作出了精密的部署,投入大量的资金,较为妥善地安置了职工,但也存在部分企业由于资金断裂等多重因素,无法对职工进行妥善安置。

  7月8日,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,职工安置工作是化解过剩产能的关键环节,而化解过剩产能又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头戏,因此,做好职工安置工作非常重要。

  “能够忍受去产能阵痛,这条优化结构之路才能真正走通,才能够达到去产能的实质要求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、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强调。

地址:浙江省桐乡市经济开发区高新西一路307号
电话:+86-573-88196168 邮箱:office@willingtec.com
版权所有:浙江伟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
浙ICP备13012017号-1